三亞印刷企業大膽創新與謹慎操作
就(jiu)(jiu)印(yin)刷而(er)言,2014年的(de)(de)經(jing)營壓力巨大,被人(ren)(ren)看(kan)好的(de)(de)包裝印(yin)刷領域中主(zhu)動(dong)(dong)息業(ye)或被動(dong)(dong)倒閉的(de)(de)企業(ye)也(ye)非個別,有(you)(you)些(xie)還(huan)是(shi)上規模的(de)(de)企業(ye)。盡(jin)管如此,同(tong)樣不乏亮點:由臺灣健豪總經(jing)理(li)張(zhang)訓嘉主(zhu)導的(de)(de)天(tian)津長榮健豪的(de)(de)合版印(yin)刷就(jiu)(jiu)被業(ye)界看(kan)好;雅(ya)昌在(zai)轉(zhuan)型為(wei)文化集團以(yi)后(hou),高舉“藝術為(wei)人(ren)(ren)民服務(wu)”的(de)(de)大旗,闊步(bu)行走在(zai)大數(shu)據處理(li)藝術品印(yin)刷的(de)(de)路上。還(huan)有(you)(you)些(xie)發散性思維與言論也(ye)讓人(ren)(ren)耳(er)目一新,給(gei)人(ren)(ren)以(yi)想象(xiang)空間——有(you)(you)人(ren)(ren)說印(yin)刷為(wei)什么(me)不能向(xiang)第三方收費,有(you)(you)人(ren)(ren)說傳統印(yin)刷取消起印(yin)量同(tong)樣可(ke)以(yi)做(zuo)到有(you)(you)競爭力,還(huan)有(you)(you)人(ren)(ren)強調印(yin)刷企業(ye)應(ying)該建自己的(de)(de)網站,甚至有(you)(you)人(ren)(ren)主(zhu)張(zhang)到非洲等經(jing)濟快速增長地區(qu)去發展……但需(xu)要告誡的(de)(de)是(shi):創新應(ying)該大膽,操作必須謹慎。
主張創新應該大膽,因為創新是打破傳統,是憑借人對世界的敏銳感悟、對新技術發展方向的把握、對市場潛在需求的發掘、對印刷對接互聯網后能為客戶帶來更多便捷的判斷。創新必須得擺脫既定思維對人的羈絆,可以天馬行空,否則,就不可能有創意,就不可能有設計出“創造市場”的偉大的蘋果公司。因此,對于華為公司步入印刷業,為印刷業帶來IT思維,提出“印刷為什么不能向第三方收費”這樣突破常規的問題,理所當然地應該加以贊賞。有想法才有可能進一步去創造,否則就只能是循規蹈矩。
對于步入市場經濟時間還不久的中國印刷業來說,缺少的就是創新。如果說一個企業的成長要經過模仿、組合才能達到創新境界的話,那我們大部分企業都還處在模仿與組合階段,所以才有了太多的同質化產品,才不得不高舉價格戰這面“破”旗在市場角逐。當然,在由全球性經濟危機引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當下,同仁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問題所在,并開始在組合和創新上下功夫。所以,突破常規的發散性思維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天馬行空能出創意。
在強調創意的同時,值得再提一句的是操作必須謹慎。再好的創意是否符合現實需要拿到實踐中來檢驗。我們當然希望所有的創意都能理想成真,但畢竟現實很殘酷,有些想法花了代價最終可能因為條件不成熟或大家尚難接受只能走向夭折。在雅昌藝術網起步的時候,作為中國農村第一股的上市公司——上海界龍集團有限公司,同樣勇闖龍潭,創辦了龍櫻網,投了人力財力物力,以中國龐大的消費者群體為市場。但事實證明,前幾年此舉難有成效,市場認可度不高,結果只能在堅持了5年后無奈謝幕。聽過來人講述,其中的過程與奧秘確實能給人豁然明白的感覺——果子還未成熟,摘早了就不是吃的時候。
在即將過去的2014年,印刷圈內談論得最熱鬧的無疑是天津長榮健豪的合版印刷。但是,它在臺灣成長得很好,到了大陸又怎樣呢?何況合版與互聯網結合確能為印刷企業帶來效率的高增長,確能滿足市場對短版印件的需求,但是投入運營后結果如何還有待觀察。現在,北京市場中又有印刷企業推出了傳統印刷“零起印”的概念,而且認為還有競爭力。對此類新事物,盡管因為信息不全還難做判斷,但我們樂見其成。創新永遠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連想都不敢想自然就不可能有新事物。
一言以蔽之——創新應該大膽,操作必須謹慎。印刷業的創新也是如此。